历史上那些书法大咖们的“努力加餐饭” | 立博书法网

历史上那些书法大咖们的“努力加餐饭”

历史上那些书法大咖们的“努力加餐饭”

冬天最是养膘天,一定有亲人朋友叮嘱你,多吃点。多吃点,多吃点,诗意的表达叫做:“努力加餐饭”。金农、齐白石都有篆刻“努力加餐饭”。

什么?这大白话也是诗?

是的,这句诗来自《古诗十九首》第一首《行行重行行》……

今天小罔跟大家来聊聊《古诗十九首》和书法的周边事儿。历史上那些书法大咖们的“努力加餐饭”

➤ 《文选》(选页)

被刘勰誉为“五言之冠冕”的《古诗十九首》,是汉末一组古诗的合称,昭明太子萧统把它们编选进了《文选》。十九首历来是多少文人心头好,书家们也不吝惜对它的喜爱,祝允明、陈道复、文彭、王宠、董其昌、张瑞图、傅山等人都各自用带有自己生命色彩的线条,把这十九首诗一一演绎开来。

对于今天的书家而言,要抄诗投个展送个人什么的,《古诗十九首》肯定不是首选。为何?因为《古诗十九首》一点都“不讨喜”,这一组由无名氏书写的作品,有个共同的基调,那便是悲。悲苦短的人生,悲忧患实多的生命。放眼瞧去,满目都是这样的句子:

人生天地间,忽如远行客。

      生年不满百,常怀千岁忧。

      人生非金石,岂能长寿考。

      人生寄一世,奄忽若飙尘。

      人生忽如寄,寿无金石固。

历史上那些书法大咖们的“努力加餐饭”

➤ 董其昌行书《古诗十九首》(部分)

每次念到,都会想到千年前无名的,忧愁的诗人,他们向死而生,没有人知道他们的名字,他们的愁肠却宛转在了这些诗里。王国维曾评道:“写情如此,方为不隔”。

没有巴洛克式的词藻,排山倒海的典故,同时代的人能感受到他们的真情切意,一百年后的人可以感受到,刘勰可以感受到,祝允明可以感受到,王国维可以感受到,今天你我再读,同样可以感受到——惊心动魄,直抵人心的生之追思。

历史上那些书法大咖们的“努力加餐饭”

➤ 张瑞图行书《古诗十九首》(部分)

十九首的每首也很少能一句一句摘出来做经典赏析,它们的句子和情思浑融在一起,一如骨血肉一般贯通全篇,所以方东树讲,要读得明白它,“须识其‘天衣无缝’处”。你若问它好在哪儿,你可以再读一遍,再问好在哪儿,再读一遍,再问,再读,如此往复,它平淡如话,但经得起人从二十四岁到八十四岁的追问。

古人关于古诗十九首的内容已经说了很多,今人叶嘉莹也有很好的释读。小罔便不多饶舌了,我对它的评价只有三个字,好,好,好。

我们绕回到书法上来,古人并不拒绝书写这样“不讨喜”的作品。

历史上那些书法大咖们的“努力加餐饭”

➤ 王宠草书《古诗十九首》(部分)

比如祝允明同志便特别喜好《古诗十九首》,对,就是那位老跟唐伯虎一起耍的祝枝山同学。

据说祝允明同志曾经用各种书体书写过十九首,只差没学智永分送八百个寺庙,不然庙里的和尚该天天“思君令人老”,破一戒,“不如饮美酒”,又破一戒了。

祝枝山的草书十九首,共计145行,卷后有陈淳、王宠、许初等人都有题跋。写此作的祝允明时年66岁,按古人的标准,已经垂垂老矣。

但大概一则由于喜欢十九首,对这组诗本身的喜好,助了笔下之神,二则书写器物俱佳,神融笔畅,三则,写给知交,心情大好。

总之的总之,孙过庭在《书谱》里描述的“五合”状态,他大概都占了,写得很自由,也很骋性。梁巘推此作为祝老“平生书最佳者”。

历史上那些书法大咖们的“努力加餐饭”历史上那些书法大咖们的“努力加餐饭”

➤ 祝允明草书《古诗十九首》(部分)

好,祝老暂且不表,记得小罔刚提过陈淳吗?是的,这哥们儿便是陈道复,他也有《古诗十九首》书作传世。还记得小罔刚提过王宠吗?是的,这哥们儿也有《古诗十九首》书作传世。等等,还有小罔最开始提到的文彭,也有《古诗十九首》传世。

等等,难道这几个哥们儿都那么爱《古诗十九首》?恐怕是,也恐怕不全是。

历史上那些书法大咖们的“努力加餐饭”

➤ 王宠《跋祝允明草书古诗十九首》

就拿王宠来说,他是一个地道的祝粉,他在祝允明十九首后跋了一段话:

祝京兆书落笔辄好,此卷尤为惊绝,翩翩然与大令抗衡。宠从休承处持归临摹数过。留案上三阅月,几欲夺之,以义自止。

说起来就是祝老爷子此作好好好,好得不得了,能跟王献之抗衡了,我实在爱爱爱,爱得不得了,我临摹了好多遍。为了美,我甚至想强占了它,但是出于道义,我不能这样。所以王宠写《古诗十九首》,大概是因为太爱祝允明了吧。

历史上那些书法大咖们的“努力加餐饭”

➤ 陈淳《跋祝允明草书古诗十九首》

陈淳陈道复,也是祝粉一枚,他也在祝允明十九首后跋了一段话:

余尝观诸家书法,知古人用心于自学者亦多矣。余虽愚陋,受教于吾师衡山先生之门,间语笔意,恨莫能从也。今吴中名书家辄称枝山、衡山其二公其抗衡者。休承出示此卷,不能不兴仰止之叹。

这哥们儿更纠结,一开始跟文徵明学字,却又对老师的笔意无法跟从。江湖上祝枝山、文徵明并称,陈道复却说,看到此作,有高山仰止之叹。授业恩师必须要尊重的,所以言语没法评个高低,心底里却分了高下。他也跟着祝老留个十九首传世。历史上那些书法大咖们的“努力加餐饭”

➤ 陈淳草书《古诗十九首》(部分)

王宠和陈道复都是文徵明的学生,这也就罢了。

嘿嘿,还有文彭,他也写了《古诗十九首》,这哥们儿的亲爹便是文徵明。

但是并不妨碍他喜欢祝允明:

“予素喜祝书,虽片纸只字不惜重购得之。”

小罔脑补了一段文彭跟文徵明的对话:

——爹,我要把你的字全卖了。

——卖了做啥?

——买祝允明的一片纸。

历史上那些书法大咖们的“努力加餐饭”

➤ 文徵明小楷《古诗十九首》

文徵明心也是够大,再瞧瞧他们的名字:文徵明、祝允明,文衡山、祝枝山。简直就是你泥中有我,我泥中有你。

没想到《古诗十九首》还能扯出吴门诸子的复杂心路。如此良性的学习竞争关系,古人的心大,真是让人叹服。

不饶舌了,趁着冬天,“努力加餐饭”,好好学习吧。

本文章来源于杖藜书院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kPfVYWwjTLmFIy1qlVFs0Q

 

原创文章,作者:蓦然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lbsfw.com/74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