孔乙己有个特殊技能:“回字有四样写法,你知道么?”这技能没几个人稀罕,也自然成了一种酸腐的技能。
认得几个字,对于古代的读书人而言,是基础的学问,文字音韵训诂,统称为小学。今人,除去专门家,要精通小学恐怕太不可思议。但对于书法爱好者而言,对文字的要求又比普通人略高那么一点点儿,比如至少基本熟练使用繁体字。
➤ 诗坛泰鬥
不熟就会闹笑话。早几天,小罔的古代文学老师在朋友圈贴出一张来自艾青博物馆的照片,上面赫然书着四个大字“诗坛泰鬥”,老师呵呵并且赋诗一首调笑。嗯,真是厉害了我的艾青!诗坛泰“鬥”,莫非是喻意艾青要像泰森一样去战斗?
➤ 鬥、斗
可能有些朋友一时摸不到笑点,小罔来解释解释。泰斗泰斗,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词了。拆开来我们都知道,说的是泰山北斗。泰山,北斗在传统的文化语境里,可不止一个旅游景点,一个天文名词这么简单。
《新唐书·韩愈传》云:“自愈没,其言大行,学者仰之如泰山北斗云。”泰山可不单是岳父大人噢,孔夫子逝世前所吟之诗,便用泰山比类,相当震撼:“泰山其颓乎?梁木其坏乎?哲人其萎乎?”
➤ 苏轼《前赤壁赋》(斗)
大家要急了,说到这你还是没说你和你老师在笑啥。别急,我们要说的就是这“北斗”作为北斗星的“斗”是怎么个写法,要涉及的问题便是汉字简化以后,进行繁体书写的陷阱……
凡作为北斗星,星斗的斗,就是“斗”,并无繁体“鬥”,所以大家稍微留神一点就会发现,苏轼《赤壁赋》中的“斗牛”,直接书如“斗牛”,赵孟頫的《赤壁赋》中的“斗牛”同样不会写成“鬥”,“斗牛”之间,说的是二十八宿中的斗宿与牛宿。
➤ 赵孟頫前后赤壁赋(斗)
除非苏轼要驱使月亮来一场西班牙斗牛,否则决计不会写成“鬥”。古人自然不会犯这种错误,近人也不会,张充和为沈从文撰联:“不折不从,亦慈亦让;星斗其文,赤子其人”。“斗”还是这个“斗”……
但为什么会有人把“诗坛泰斗”写成诗坛泰“鬥”呢,不能只是嘲笑别人没文化,还要想想他为何掉了这个坑。解释这个坑需要稍稍了解下汉字简化的几种基本情况,汉字简化简单点讲有以下几种情况:
➤ 张充和书联(斗)
第一,起用古字。也即重新启用笔画较少的古字,舍弃后来通用的繁体字。比如從—从、禮—礼、衆—众
第二,草书楷化,把繁体字的草书写法加以楷化。比如書—书、農—农、興—兴
第三,同音替代。用笔画简单的同音、近音字代替繁体字。比如鬆—松、籲—吁、鬱—郁、齣—出
汉字的简化字和繁体字并不是简单的一对一的关系,所以陷阱就出现了,简化字中有一部分字使用同音(近音)替代法而简化的,这部分字只从字形上讲,既是一个非简化字,又是某个繁体的简化字:例如板(闆)、表(錶)、才(纔)、冲(衝)、丑(醜)、丰(豐)、伙(夥)、几(幾)、后(後)、苹(蘋)、沈(瀋)、叶(葉)、云(雲)、舍(捨)、曲(麯)、万(萬)、胡(鬍)、困(睏)⋯⋯
➤ 汉字简化工作,从1956年开始到1964年3月,制订并公布了《简化字总表》。1986年10月,国家语委经国务院批准重新发布了《简化字总表》修订版,共收2274个简化字及14个简化偏旁。
前一阵子饱受人诟病的德云社家谱就是犯了这个毛病,直接电脑进行繁简转化,电脑可不会判断用字情境,姓胡的能给你转成鬍,茶几能给你转成幾,孔子云能跟你孔子雲。
➤ 米芾(余)
又比如小罔姓余,对,余就是我,我就是余那个余。今天的服务员通常会问我,多餘的“余”?餘孽的“余”?餘额宝的“余”?好吧,你开心就好。苏轼有诗“醉饱高眠真事业,此生有味在三余”,余特喜此句。“三余”出自《魏略·儒宗传》中的董遇传:“冬者岁之余,夜者日之余,阴雨者时之余也”,“三余”经常被书法爱好者拿来做斋号,有人写成三余,有人写成三餘,看文意就知道,三餘才是对的。嘿嘿嘿,是不是遍地都是坑。
➤ 赵孟頫《前赤壁赋》(余、餘)
大家也不要太过紧张,这类易混繁简对照表网上整理的足够多了,大家搜一搜便可以找到,勤翻字典也是个好习惯。创作时简转繁多留几个心眼,多区分下用字情境,自然不会与人话柄。千万不要在《赤壁赋》里来一场西班牙斗牛噢!
本文章来源:
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a14JY_MxxEX9-ayqtvezXA
原创文章,作者:蓦然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lbsfw.com/70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