苏轼:当你老了,耳朵聋了 | 立博书法网

苏轼:当你老了,耳朵聋了

苏轼:当你老了,耳朵聋了

苏轼:当你老了,耳朵聋了

➤ 赵孟頫绘《东坡像》

民俗喜欢拿聋子打趣,这聋子,当然是准聋子,而不是生而全聋。全聋听不到,没什么好聊,耳背则不一样,你说东,他指西,你这里叹好大的北风,他说你要偷他的葱,常常所答非所问,啼笑皆非。这种真实的悖谬,常常自带一种喜剧感。

人嘲笑聋子,聋子也会自嘲,自嘲最漂亮的,大概无过于苏轼。

苏轼:当你老了,耳朵聋了

➤ 苏轼《次韵秦太虚见戏耳聋诗帖》30.7×53cm.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

苏轼有一诗:《次韵秦太虚见戏耳聋诗》,全诗如下:

君不见诗人借车无可载,留得一钱何足赖!

晚年更似杜陵翁,右臂虽存耳先聩。

人将蚁动作牛斗,我觉风雷真一噫。

闻尘扫尽根性空,不须更枕清流派。

大朴初散失浑沌,六凿相攘更胜坏。

眼花乱坠酒生风,口业不停诗有债。

君知五蕴皆是贼,人生一病今先差。

但恐此心终未了,不见不闻还是碍。

今君疑我特佯聋,故作嘲诗穷险怪。

须防额痒出三耳,莫放笔端风雨快。

此诗写于元丰二年,见题便知是唱和秦观之作。

这一年苏轼44岁。44岁,听起来是正当壮年的时候,当然这只是今人的错觉,我们看看白居易诗就知道:“毛鬓早改变,四十白发生”、“面瘦头斑四十四,远谪江州为郡吏”、“行年四十五,两鬓半苍苍”、“鬓发苍浪牙齿疏,不觉身年四十七”,白居易写诗喜欢纪年岁,四十多岁看起来已经老得不成样子。

苏轼:当你老了,耳朵聋了

➤  苏轼《归安丘园帖》 25.6×31.1cm.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

苏轼推重白乐天,写诗也常常效法,亦有此类纪年岁之语:“龙钟三十九,劳生已强半”、“我今四十二,衰发不满梳”,三四十已经龙钟显,白发生……

另外,苏轼身体并不怎么好,诗中屡屡称病,有好事者曾研究统计,苏轼大概得过痢疾、疥疮、咳嗽、头痛、噎膈、痹症、痔疾、内障眼等一系列急性病、慢性病,可以说大病小病不断。

可以说,44岁的苏轼,有急性病、慢性病,老态龙钟,满头白发,还有些无可救药的先天性幽默。

苏轼:当你老了,耳朵聋了

➤  苏轼《王晋卿帖》 29.8×25.7cm. 故宫博物院藏

这样的一个小老头儿,耳背自然也是常情常理,就有了这样一首诗,此诗虽读来平白亲切,却几乎每句都明着暗着藏了不少典。

比如,“晚年更似杜陵翁,右臂虽存耳先聩”,借的便是杜甫《清明》诗:“此身飘泊苦西东,右臂偏枯半耳聋”。杜甫此诗诗境凄清,读之黯然,苏轼虽然也表达自己耳聋,整体调子却要明快些。

如,“人将蚁动作牛斗,我觉风雷真一噫”。此处也有趣,耳聋固然是病,耳聪未必是好事,有人患耳聪,闻蚂蚁声如斗牛,把小声往大了听。而苏轼呢,耳背,风雷震动不过一声叹息,是大声往小了听。此处不过是对耳病物理上的调侃。

苏轼:当你老了,耳朵聋了

➤  苏轼《治平帖》29.2×45.2cm. 故宫博物院藏

再往下走便是文化上的自嘲了,“君知五蕴皆是贼,人生一病今先差”。佛教讲五蕴: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识,这些遮盖隐蔽了智慧,其中色——辨物质世界,又赖于眼耳鼻舌身。

按苏轼的说法,我此下耳聋,佛教所言人生一大病,我已经除去了。一般人到此便了了,苏轼自是苏轼:“但恐此心终未了,不见不闻还是碍。”看不见,听不见,此心就了了吗?这话也是问给他自己听。他又不爱装聋卖傻,该说什么,还是什么,“口业不停”。

苏轼:当你老了,耳朵聋了苏轼:当你老了,耳朵聋了

➤  苏轼书《答谢民师论文帖卷》 27×96.5cm. 上海博物馆藏

最后一句是调侃秦观,也是自嘲:“须防额痒出三耳,莫放笔端风雨快。”前半句道,秦观你别笑话我,小心报应来得快,我耳聋,就你耳多,哪天额头发痒长出第三只来。后半句,“莫放笔端风雨快”,说给谁呢,大概是自嘲吧。

是,笔端风雨快,笔祸自然也来得快。这一年是元丰二年,熟悉苏轼的人都熟悉这一年。这一年,乌台诗案,苏轼差点没头。

本文章来源于杖藜书院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pUlpmPvtE443dG3dBRnG0Q

原创文章,作者:蓦然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lbsfw.com/674